首页 资讯 正文

“东北刘胡兰”热血奋战辽南大地

体育正文 12 0

“东北刘胡兰”热血奋战辽南大地

“东北刘胡兰”热血奋战辽南大地

庄河市蓉花山镇西南有一座山,因山顶(shāndǐng)一块巨石形似(xíngsì)鸡冠而得名鸡冠山,海拔520米, 史春英烈士陵园就坐落在这里…… 在庄河大(dà)地上,山东姑娘(gūniáng)史春英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1岁,却留下一座巾帼丰碑。 把时光(shíguāng)的镜头拉回到1925年。 那一年(yīnián),史春英出生在(zài)山东省栖霞县(今(jīn)栖霞市)一个农民家庭里。儿时,父母把她送进学堂读书,这段经历让她有了对家事国事的认知思考。 史春英一生中唯一(wéiyī)的照片(资料图(tú)。原照存于山东栖霞杨树泊小弟史明仁家中。) 七七事变爆发。日军长驱直入(chángqūzhírù),栖霞解放区人民(rénmín)在共产党八路军(bālùjūn)的领导下,组织各种抗日民众团体。正在读小学的史春英加入了儿童团,参加各种抗日救国活动。 侵华日军对胶东地区实施了疯狂的“六一大扫荡”,这时的史春英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亲自参加抗日斗争(dòuzhēng),消灭侵略者(qīnlüèzhě)。 史春英的大哥参加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史春英就一直缠着哥哥(gēgē)要求把她(tā)也带到部队去。哥哥一再相劝,她同意留下来,此后就风风火火地做起(zuòqǐ)妇救会(全称妇女救国会)工作。后来,参加栖霞县举办(jǔbàn)的妇女干部培训班,结业后就回到区里做妇女工作。她带领着全区的妇女承担起繁重的支前任务,部队每到一处,史春英便组织青妇队烧水做饭。遇上战斗,妇女们要挖战壕(zhànháo)、运子弹、抬伤员。夜晚,还要组织群众(qúnzhòng)破坏公路、拆毁桥梁,配合(pèihé)民兵到日伪据点喊话,瓦解敌军。 年仅19岁的史春英光荣地(d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前在(zài)山东老家,经人介绍,史春英与进步教师苗培芝(miáopéizhī)建立了恋爱关系。但因为坚持抗战工作,两人一直未成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其时(qíshí),蒋介石正在(zhèngzài)调兵遣将,谋划接管东北。根据党中央统一安排(tǒngyīānpái),胶东根据地抽调了一批骨干力量到东北开展工作,史春英名列其中。 一边是(shì)有婚约的(de)爱人,一边是国家需要,史春英尽管心中满是矛盾,但依然选择了后者,她只能愧对(kuìduì)等待已久的爱人。同时,她还要面对的,是远离自己的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此去凶险,未来能否(néngfǒu)再见,犹未可知…… 在村头徘徊许久之后,史春英一口气跑到姨娘家请表哥给母亲带个口信(kǒuxìn),便(biàn)毅然北上。 庄河市内(nèi)如今有一处著名的打拉腰村海滨公园,一座以(yǐ)八路军海上挺进东北先遣支队在打拉腰港口登陆为背景的大型雕塑(diāosù)常常吸引市民及游客驻足。而20岁的史春英,当年也是从这里随军踏上了(le)庄河的土地。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党中央指示中共胶东区党委,迅速经海路到辽宁开辟(kāipì)新区。中共胶东区党委立即组建渡海进军东北的队伍以及护卫(hùwèi)渡海的部队(bùduì),称之为山东八路军海上挺进东北先遣支队。 史春英随胶东地方干部大队渡海来到辽东,她以一名土改工作队队员的身份被分配在辽宁省庄河县仙人洞(xiānréndòng)区(qū)四道沟一带工作。彼时(bǐshí)的辽东,此前(cǐqián)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随后政权被地方土匪、伪官吏和地主恶霸把持,人民群众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zhèlǐ)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较小,一切(yīqiè)工作必须从零开始。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shì)发动贫苦农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清匪锄奸、斗地主、反恶霸,建立人民政权。 史春英在仙人洞区区长侯华邦同志的(de)指导下快速进入角色。工作队(gōngzuòduì)走村串户(zǒucūnchuànhù),发动穷人建农会、斗地主、分田地、剿匪,打击还乡团的反攻倒算,搞(gǎo)得热火朝天(rèhuǒcháotiān)。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共庄河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的基础上,于1946年七八月份在全县农村开展了(le)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和分青苗(qīngmiáo)等斗争。在短短(duǎnduǎn)两个月时间内,全县多数村实行了初步的土改。贫苦农民从汉奸、恶霸手中清算回来及开明地主自动(zìdòng)献出的土地共25538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全县有16129户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分得了青苗。同时贫苦农民租种地主、富农土地的地租和借贷利息也进行了适当(shìdàng)的降减。 国民党军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辽南(liáonán)主力部队避其锋芒,实行(shíxíng)战略转移,中共庄河县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遂转移北部山区开展(kāizhǎn)游击斗争。在国民党军侵占庄河期间,一些被清算斗争(qīngsuàndòuzhēng)的汉奸、地主(dìzhǔ)、恶霸及其走狗,残杀农会(nónghuì)干部、积极分子,夺回被贫苦农民(nóngmín)清算的土地、粮食、房屋及其他财产,有的甚至按被分地块苞米秸棵的数量和粗细向农民要粮。坚持游击斗争的县区地方武装,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斗争果实,在一部分区域打击、镇压了一批进行反攻倒算的地主、恶霸。 史春英所在的仙人洞区域,除了地主(dìzhǔ)、恶霸,由于紧邻山区,土匪武装(wǔzhuāng)也经常侵扰正常工作,甚至到对共产党亲好的地主和(hé)农户家明抢粮食财物。此时,史春英和同志们开动脑筋,团结对我党友好的地主、富农,整合财力、物力资源,组织了一场(yīchǎng)又一场剿灭匪患的斗争。 1946年10月中旬(zhōngxún) 国民党集中8个(gè)主力师10万余人向“南满”根据地进攻。 国民党军进占庄河,并(bìng)尾随中共庄河县委撤退路线继续进犯。此时,仙人洞区接到(jiēdào)中共庄河县委关于“暂时撤到山区打游击”的紧急通知。从这时起,庄河境内(jìngnèi)的八路军开始进入游击斗争状态。 此时(shí),蓉花山区区长侯华邦一面组织各区村干部急奔各交通要道口负责切断路面、阻击(zǔjī)敌人,一面组织大家紧急转移。游击斗争一开始,史春英主动要求来到太平岭村,组织群众连夜(liányè)切断了庄河通往仙人洞的(de)公路。天将黎明时,她在与区农会会长崔振家、县工作队队员田主成一起奔向小峪沟(xiǎoyùgōu)二道岭子途中,得知德兴街的国民党军第四十一师要袭击驻(zhù)在小峪沟下韩屯的区游击队。他们没有考虑个人(gèrén)安危,立即前去通知区游击队转移。 在二道岭下,几人与国民党军大队人马遭遇,为不暴露区游击队的所在地,史春英机智地向下韩屯相反方向的柳家(liǔjiā)沟跑去(qù)。跑动过程中,为吸引敌人、赢得区游击队转移时间,她(tā)和战友果断向敌人开火。眼见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困在这里有可能会一同落入敌手,史春英做出了一个(yígè)决绝(juéjué)的决定——掩护同志突围,她只身吸引敌人一个营兵力(bīnglì)的追击。 这个年轻的姑娘,在左臂中弹的情况下,仍坚持向(xiàng)敌人投掷手榴弹。就在最后一颗手榴弹拔出(báchū)、史春英准备与敌同归于尽时,她突然发现,手榴弹引信(yǐnxìn)失灵……就这样,她落入敌手。 敌人逼问史春英区游击队和辽南行署(xíngshǔ)的位置,却遭到了她的一再拒绝。敌人穷凶极恶地向她开枪,年轻的史春英倒在了她热血(rèxuè)奋战的辽南大地上,时年21岁(suì)。 那个当年离家时不忍当面道别,时刻梦想着荣归故里,扑进母亲怀里的年轻姑娘(gūniáng)史春英壮烈牺牲,自此跟家人(rén)天人永别。 位于庄河市蓉花山镇鸡冠山的(de)史春英烈士陵园。 英雄(yīngxióng)已逝,浩气长存。 庄河二次解放后,中共庄河县委在县城召开3000余人参加的(de)追悼大会,隆重追悼史春英等(děng)革命烈士。 中共庄河县委把她(tā)(tā)的坟墓移到庄河北部鸡冠山下(shānxià)的革命烈士墓地,并将该墓地命名为史春英烈士陵园。为缅怀她的英雄事迹,辽宁省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建有史春英烈士浮雕。 中共大连市委(dàliánshìwěi)、大连市人民政府(dàliánshìrénmínzhèngfǔ)将史春英烈士陵园列为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lièshì)纪念馆设立史春英烈士展室,展出了(le)她(tā)的简要事迹和使用过的文件包,其事迹收录在《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传》里。 位于庄河市蓉花山镇鸡冠山的史春英烈士墓(lièshìmù)园。 其实,在庄河解放过程中,还有一大批如史春英一样的英雄。据统计,在七个半月的游击斗争中,庄河全县(quánxiàn)共有26名(míng)同志壮烈牺牲。 在七个半月的艰苦游击斗争中,庄河县各级干部和地方人民武装配合我军(jūn)辽南主力部队,有效地拖住了国民党军部分(bùfèn)主力部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县、乡地方武装。在此期间,与敌(dí)激战数十次,毙伤(bìshāng)敌人(dírén)600余人,为以后清剿匪患、开展各项革命斗争、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有力基础。 大连市新华书店(xīnhuáshūdiàn)(图书大厦店)一楼 中山区(shānqū)万祥街5号木文堂书店 文字:大连新闻(xīnwén)传媒集团记者孙霞 图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jítuán)记者高强(资料片除外)
“东北刘胡兰”热血奋战辽南大地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