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速写”上海武夷路老房子,市民用画笔记录城市更新

体育正文 159 0

“速写”上海武夷路老房子,市民用画笔记录城市更新

“速写”上海武夷路老房子,市民用画笔记录城市更新

近日,“夏至·悦彩”焕彩艺术展在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的(de)(de)WYSH翡悦里开幕,展出了由(yóu)市民创作(chuàngzuò)的50幅手绘速写画作。热爱美术和citywalk的“市民画家”用各自不同的风格,记录下武夷路的街区风光。 梧桐掩映的武夷路(wǔyílù)辟筑于1925年,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沿线保留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wénhuà)气息。近年来,武夷路启动城市更新,吸引(xīyǐn)众多年轻人游逛打卡。 翡悦里原址为(wèi)飞乐电器总厂,由建筑师柳亦春操刀设计,历时四年完成(wánchéng)改造,转为创意园区,于(yú)2024年6月建成开放,由嘉华国际运营。 “市民画家”的画作风格各异,有的是老(lǎo)连环画风格,有的是西方漫画风格,还有的是儿童绘本风格。不约而同的是,武夷路(wǔyílù)174号(hào)和武夷路188号两栋老洋房,受到的关注最多。 武夷路174号是一栋独立式花园红瓦坡顶三层洋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曾是飞乐音响及其前身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的(de)诞生地。这栋老房子墙面为奶黄色拉毛,砖木结构,西式风格,平瓦双坡屋面。修缮后,设计师品牌集合(jíhé)店栋梁(dòngliáng)入驻,开办(kāibàn)“栋梁之家”。 武夷路188号是一栋英国式乡村花园住宅(zhùzhái),也建于上世纪30年代(niándài),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上海海关(shànghǎihǎiguān)的宿舍。这栋房子也属(shǔ)砖木结构,红色平瓦坡屋顶,红褐色清水砖外墙。屋后的花园面积很大,且有大树,目前花园已成为颇受欢迎的公共空间。 这次画展(huàzhǎn)由上海知名民间美育团体“速写上海”组织共创。今年2月24日和5月24日,他们(tāmen)在爱好者社群内发出(fāchū)邀请,征集到200多位市民爱好者,来到翡悦里共同漫步、画画。 “速写上海”三位主理人之一夜大娘说,大家看到老房子得到修缮,新(xīn)建筑和新引入的一些内容有深层次的结合,保留(bǎoliú)了武夷路街区的文化积淀,一起用画笔来记录这里的场景(chǎngjǐng)并让更多人看到。 任坚是(shì)一位资深建筑师,毕业于同济大学,他在工作生活中以及旅行时,都特别喜欢(xǐhuān)画建筑,也常在社交媒体(méitǐ)上分享自己最新的速写。任坚认为,翡悦里的改造做到(zuòdào)了新旧结合,景观打造也比较舒适,吸引了很多人来打卡、发文。这次他画了两幅老房子。 2017年成立(chénglì)的(de)“速写上海”成立,与长三角12个城市的民间速写团体达成联动。前不久,他们约上200多位画友一起去到无锡一座由老(lǎo)厂房改造的园区参观创作。 展览主办方代表、嘉华(jiāhu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项目及营运助理总经理黄圣舟告诉记者,翡悦里在改造设计之前(zhīqián),确定了(le)以文创为主的配套商业加社区活动(huódòng)的功能定位。原飞乐厂留下来的场地形状特殊,建筑形态丰富。园区开放之后,一方面利用挑高达到10米的老工业厂房(chǎngfáng)进行展演活动,另一方面也把老洋房前的草坪和园区不同楼层的屋顶花园向社区共享。 (本文(běnwén)来自第一财经)
“速写”上海武夷路老房子,市民用画笔记录城市更新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