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一个工地主题党日的“服务清单”

体育正文 235 0

一个工地主题党日的“服务清单”

一个工地主题党日的“服务清单”

“师傅,来块西瓜(xīguā)解解暑!”“您(nín)这头发该修修了,我给您理个发!”6月11日上(shàng)午,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古建张村社区(shèqū)改造项目的工地上格外热闹。一群身穿红马甲、佩戴党徽的党员志愿者,带着清凉物资来到工地,为工友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夏日礼包。 上午(shàngwǔ)10点,工人们刚结束一轮紧张的施工,被工地上突然“冒”出来的服务专区吸引了(le)。“这是干啥的?”原来(yuánlái)是青岛市崂山区总工会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的“崂工惠走在前”主题党日活动,有工人好奇地凑近,被迎面而来的党员志愿者塞了一瓶(yīpíng)矿泉水(kuàngquánshuǐ):“师傅,喝口水吧!” 不同于传统的慰问活动,本次活动结合(jiéhé)了“清凉物资+健康(jiànkāng)服务+法律援助+心理关怀+技能培训”的“一站式”服务,把主题党日从会议室(huìyìshì)搬到工地一线,是崂山区“党建+工会”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活动现场共设有6个服务区(fúwùqū),每个服务区前都排起了长队(chángduì),工人们利用施工间隙享受这场“上门服务”。 热浪下,清凉关怀区的(de)志愿者手起刀落,鲜红的瓜瓤在阳光下格外(géwài)诱人。“师傅,来块(láikuài)西瓜解解暑!”伴着热情的招呼,清凉的瓜块被递到工友手中。建筑工人王师傅(wángshīfù)咬下一口,甘甜的汁水瞬间驱散了暑气:“这瓜真甜,感谢你们!” 不远处的义诊区(qū),血压计的袖带正轻轻缠绕在工人老高的手臂(shǒubì)上。“您的血压偏高,平时要(yào)注意清淡饮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马医生一边(yībiān)记录数据,一边耐心叮嘱。义剪区旁围(pángwéi)满了人,青岛市美容美发协会的理发师们手中的剪刀咔嚓作响,一个半小时为多位工友解决了“头等大事”。 一旁的法律答疑区,来自山东道安律师(lǜshī)事务所的王毅健律师正在(zhèngzài)(zhèngzài)解答工人们的疑问。“如果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面对工友的提问,他耐心解答维权流程,对欠薪维权、工伤认定等高频问题进行面对面解答。关注(guānzhù)劳动权益,也关注心理需求。心理服务区的咨询师正在倾听工友们的烦恼(fánnǎo),帮助他们敞开心扉。 本次活动还特别增设了AED应急救援培训。在项目部的(de)培训教室内(nèi),工人们成(chéng)一圈,认真(rènzhēn)听急救导师讲解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指导老师示范胸外按压的动作,让工人掌握守护生命的硬核技能。 “大哥,你点这里就能报名技能(jìnéng)培训,这里可以领取福利。”志愿者们一边介绍加入工会(gōnghuì)的好处一边手把手指导工友们如何使用“齐鲁工惠”APP。不少工人(gōngrén)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加入了工会组织。工会就是娘家人,农民工是城市(chéngshì)的建设者,他们的权益和(hé)幸福感必须得到保障。 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社会(shèhuì)力量支持,此次活动整合了卫健、司法、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dānwèi)资源,形成“1+N”服务矩阵(jǔzhèn)。医务工作者、律师、理发师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联动”的公益模式(móshì),传递了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 崂山区总工会(zǒnggōnghuì)主题党日活动的创新实践,正是工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èrshídà)精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力注脚,彰显了新时代工会服务的温度与力量,更是这座城市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下一步,崂山区总工会将(jiāng)以此次活动为契机(qìjī),持续深化“党建+工会”服务模式创新,让更多工人感受到来自(láizì)娘家人的关怀。(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嫱 通讯员孙(sūn)明天)
一个工地主题党日的“服务清单”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