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20分钟,阳逻港国际航线靠泊时间大幅缩短
3天→20分钟,阳逻港国际航线靠泊时间大幅缩短
3天→20分钟,阳逻港国际航线靠泊时间大幅缩短
蓝海远望号正进行(jìnxíng)货物绑扎,准备启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jìzhě) 王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哲(wángzhé) 刘郸 通讯员 王田 费吉
5月16日10时11分,在武汉阳逻港,陈晶(chénjīng)一行6人匆匆登上蓝海(lánhǎi)远望号货轮检查货物绑扎情况。该船(gāichuán)装载了2000多吨杂货,12时将启航前往印尼。
“以前外籍船舶仅靠港至少需要等三天,如今最快20分钟就可以了。”负责该船代理的湖北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刘展旭介绍,这条(tiáo)航线是目前(mùqián)武汉效率最高(zuìgāo)的直航航线,上月刚打破阳逻港外籍船舶靠泊最短用时(shí)纪录!
“对船主来说,效率就是成本。怎么让船舶(chuánbó)(chuánbó)停靠、中转快些再快些?海事部门一直在琢磨,探索出(chū)了‘直靠’。”刘展旭所在的公司负责阳逻港所有直航船舶的代理业务。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条“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就可以(kěyǐ)实现船舶“直靠”,较传统(chuántǒng)的船舶锚地待泊轮检效率大幅提高。
船舶停靠码头,可不是(kěbúshì)随随便便就能靠上去。按照传统规定,外籍船舶靠泊在中国港口(gǎngkǒu),需先在规定的锚地(máodì)等候,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会分别对船舶进行检查,在检验完成(wánchéng)、相关(xiāngguān)手续完备以后,船舶才可以进入港口进行货物装卸。每个部门检查至少一天,整个流程至少需要三天。
蓝海远望号准备启航(qǐháng)。(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哲 摄)
“直靠”即(jí)省去锚地待泊这一环节(huánjié),船舶直接靠港,一边装货卸货,海关、边检、海事一边同步进行联检。看似简单的(de)流程优化,背后需要海事等相关部门大量前期准备与技术支撑。
“印尼(yìnní)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是武汉继日本、韩国(hánguó)、俄罗斯、越南后开通(kāitōng)的第五条直航航线,也是长江中游第一条散杂货国际班轮航线。陈晶(chénjīng)作为武汉阳逻海事处龙口海巡执法大队队长,服务好这条新航线成为其工作重点。
陈晶(chénjīng)介绍,为实现联检,他们在阳逻港建立了海事、海关、边检的各口岸查验(cháyàn)联席会议机制,推行联合查验监管结果互认。“‘直靠’的难点在于去掉了缓冲(huǎnchōng)准备时间(shíjiān)。”陈晶表示,阳逻港每天都有(yǒu)大量船只进出,国际航行船舶一般都达到了万吨级,直接靠港对于现场的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直靠”的(de)船舶从进入长江口,陈晶就会通过智慧海事(hǎishì)系统(xìtǒng)获取船舶信息。他们提前3天制定详细的护航路线和应急预案。靠泊现场,海事执法人员通过北斗系统实时监控航道(hángdào)动态,除一艘巡逻艇(xúnluótǐng)全程护航外,还会有海事人员操作无人机,对船舶靠泊作业实施立体式全方位监管。
陈晶对船长刘宗良(liúzōngliáng)给出安全(ānquán)航行建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哲 摄)
经过前期多方论证和准备,4月10日,作为试点的巴拿马籍国际直(zhí)航船“LAN NING 19”轮首次实现“直靠”阳逻港码头。全程仅用时(shí)20分钟,打破(dǎpò)阳逻港外籍船舶靠泊最短用时纪录。
港口船舶的运行效率,不仅(bùjǐn)直接关系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系着湖北高水平开放(kāifàng)的长远。刘展旭(liúzhǎnxù)算了笔账,船员工资、靠泊费用、时间成本,这些加在一起,一条(yītiáo)船在码头多待一天至少花费1万元,实现“直靠”相当于为每条船节省出3万元。
通航效率的不断优化提升,让“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日渐红火。据统计,自去年11月航线开通以来(yǐlái),仅格林美一家公司(gōngsī)已往来27个航次,累计货值(huòzhí)达3.37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今年(jīnnián)航线运送货值将突破10亿美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guānzhù)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quánwēi)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le)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